• 你的位置:av巨屌 > h网色域 > 亚州色图 银屑病(牛皮癣)内服外用中药选方56篇

亚州色图 银屑病(牛皮癣)内服外用中药选方56篇

发布日期:2025-04-20 07:11    点击次数:189

亚州色图 银屑病(牛皮癣)内服外用中药选方56篇

银屑病笔名牛皮癣,是一种原因不解并易复发的一种慢性皮肤病。与故国医学的“白癣”、“干癣”、“马皮癣”、“狗皮癣”、“松皮癣”、“白疟”、“疟风”等病相近似。男女长幼皆可发病,但以青丁壮居多。本病可累及躯壳任何部位,但好发于头皮、躯干和当作伸侧。病多缱绻亚州色图,根治颇难。

多由脾肺干冷,复感风干冷邪,蕴于肌肤,致局部气血运转失畅,气久郁则生热,或因风寒外袭,营卫失调,郁久化燥使皮肤失其所养而成;或因七情内伤,气机壅滞,久郁成瘀所致。或因营血不及,血虚生风化燥,皮肤失养所致。且常与情谊波动联系。

局部皮肤(皮损区)始如扁平丘疹,干燥而硬,皮色平方或灰褐色,久之丘疹会通成片,缓缓增大,增厚,状如牛颌之皮,厚而且坚,附有多层银白色鳞屑,自发阵发性奇痒。平方法部搔之不知,情谊波动之时,瘙痒随之加重,且易复发。一般夏令收缩或全都缓解,冬季加重或复发。字据临床发达,一般可分为寻常型,脓疱型,枢纽炎型和红皮病型四种类型,治当详审。

银屑病,一种常见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疾病,常发达为局限或庸俗散布的鳞屑性红斑或斑块。激发银屑病的原因尚不解确,但已被认定与遗传身分和环境身分等诸多身分共同作用共同导致。此病与子午线、食品性、风景季节、家眷史等身分联系。天下各地的患病率相反很大,中国,尤其是朔方地区的患病率比拟低,然则由于东谈主口基数大,患者总和仍然巨大。银屑病有多种类型,最常见的是寻常型,此外还联系节病型、脓疱型和红皮病型。银屑病症状具有各样性,主要包括皮肤出现红色斑块,同样掩饰有银白色鳞屑,皮肤瘙痒、灼热或难堪,皮肤干燥、破碎,甚而出血等。部分患者可能伴联系节难堪、肿胀以及指(趾)甲的格外。银屑病非传染性,传播蹊径同样包括家庭遗传或是环境刺激。

仅供参考学习,休养请到正规医疗机构。目次:1.白疟丸;2.润肤丸;3.硝黄黑砂散;4.槐花口服液;5.复方青黛丸;6.银屑散(一);7.银屑清口服液;8.复方黄连膏;9.三黄膏;10.三生膏;11.银屑散(二);12.抗银片;13.黑红软膏;14.白癣油膏;15.皮肤痒膏;16.京红粉软膏;17.环轻膏;18.牛皮癣药膏;19.百部膏(一);20.疯油膏;21.癣药散;22.斑硫膏;23.抗银屑一号;24.抗银屑二号;25.马银丸;26.九味银屑散;27.八味消银散;28.土茯苓丸;29.山白草丸;30.玉黄膏;31.疏风清热散;32.斑黄散;33.肤光净散;34.消银膏;35.克银膏;36.百部膏(二);37.灭癣药膏;38.京红粉(红升丹);39.香茶膏;40.乌蛇散;41.猫眼草膏;42.雄柏膏;43.苍柏熏香散;44.斑皂散;45.银屑丸;46.消银屑膏;47.鸡槐口服液;48.参地口服液;49.地苓口服液;50.板蓝根膏;51.消疹膏;52.五虎蛇槿散;53.拔毒膏;54.青黛三黄膏;55.顽癣散;56.复方狼毒胶囊。

1.白疟丸

【构成】苍术60克,白附子60克,桂枝60克,当归60克,西秦艽60克,草乌60克,追地风60克,千年健60克,威灵仙60克,川芎60克,钩藤60克,菟丝子60克,川牛膝60克,何首乌60克,川乌60克,知母60克,栀子60克,红花60克,白花蛇30克,苦参12克,刺蒺藜12克,防风12克,小胡麻120克,苍耳子120克,黄柏120克,桃仁120克,紫草120克,全虫120克,丹皮120克,荆芥180克,白鲜皮180克。
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水泛为丸,如绿豆大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~6克,逐日服2次,温开水送下。

【功能】驱风攻毒、除湿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(白疟风),神经性皮炎(顽癣),慢性湿疹(顽湿疡)。

【附记】引自北京中医病院《赵炳南临床素质集》。屡用效佳。

2.润肤丸

【构成】桃仁30克,红花30克,熟地黄30克,独活30克,防风30克,防己30克,粉丹皮45克,川芎45克,全当归45克,羌活60克,生地黄60克,白鲜皮60克。
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水泛为丸,如绿豆大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~9克,逐日服2次,温开水送下。

【功能】活血润肤、散风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(白疟风),鱼鳞癣(蛇皮癣),皮肤淀粉样变(松皮癣),毛发红糠疹,脂溢性湿疹,皲裂性湿疹(鹅掌风)。

【附记】引自北京中医病院《赵炳南临床素质集》。屡用效佳。

3.硝黄黑砂散

【构成】黑砂10克,大黄60克,芒硝60克,槐花60克,黄柏60克,生甘草60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分作50包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日服1包,并以土茯苓60克,煎水送服。另用苦参、花椒、桂枝、当归、蛇床子、黄柏、白矾各适量,共研末,炒热,布包热擦患处,恶果较好。

【功能】清热凉血、通便泄热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单方验方治百病》。临床屡用,治验甚多,宝石服用,表里并治,每获良效。

4.槐花口服液

【构成】槐花30克,紫草12克,白茅根30克,赤芍药15克,鸡血藤30克,生地黄30克,丹参15克。

【制法】浓缩液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滤液,加热浓缩成口服液。每毫升内含生药2克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毫升,逐日服2~3次。或研为粗末,放入茶壶中,冲入开水,加盖焖20~30分钟,代茶饮用。逐日1剂。

【功能】清热、凉血、活血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(血热型)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单方验方治百病》。屡用效佳。或取老茶树根30~60克,制为粗末,水煎服。逐日1剂,日服3次或代茶饮用。用之临床,恶果亦佳。

5.复方青黛丸

【构成】青黛、白芷、焦山楂、建曲、五味子、白鲜皮、乌梅、土茯苓、草薛各适量。
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水泛为丸,每100丸含生药6~7克,晒干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00丸(约6~7克),逐日服2次,温开水送下。赤子酌减。30日为1疗程,一般需服2~3月。
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斑化瘀、祛风止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。

【附记】引自胡熙明《中国中医秘方大全》。谢作哲方。休养100例寻常热银屑病,61例进行期痊可42例,显效14例,好转2例,总有用率为95.1%。38例静止期痊可10例,显效8例,好转13例,总有用率为81.6%;1例脓疱型,经休养后皮损消退,1年后复发为寻常型。本方适用于血炎风燥型银屑病进行期的休养。对脓疱型患者有一定恶果。从52例调理病例的随访收尾来看,复发率为56.3%,复发患者皮损及自发症状均较当年为轻,且大量患者再用本药仍然有用。

6.银屑散(一)

【构成】樟丹3克,轻粉3克,铜绿3克,铅粉3克,水银3克,鸡骨1具,杉木750克至1000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所用鸡骨需用无盐净水将鸡炖烂,剔除一皆鸡肉和肌腱。按照同样的中药闷炭的步伐,将鸡骨用杉木烧后闷成鸡骨炭(宝贵切勿将鸡骨烧之成炭),然后将鸡骨炭研成粗末,再与樟丹、轻粉、铜绿、铅粉共为细末,终末将水银放入再研,使水银研成用肉眼看不到的或刚看到的微弱颗粒即可。将上药量均分红14等份,包装好备用(配制后应实时使用为妥,久存药放裁汰)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先备好乙醇灯,支架,石棉网,两根嗽叭形长纸筒(长30cm,粗口径2cm,细口径0.5cm);若无乙醇灯可用肤浅克己乙醇灯代之,若无石棉网可用一张薄铁片代之。休养时先点火乙醇灯,再放上支架和石棉网,网上摊“银屑散”药粉一份,加热发烧,患者用其喇叭形纸筒吸其药烟,纸简细口插入双侧鼻孔,况且口瞄准药烟,用口冉冉呼气,直至石棉网上的一皆药物不再发烟为止。如斯每天休养1次,以晚上就寝时为好,一般运动14天为1疗程。每次吸药烟完后,用净水漱口。

【功能】散风解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。

【附记】引自李文亮《千家妙方》。刘乾和,于幼梅方。不雅察休养共20例,均为进行期病东谈主,其中病程1年内者9例,1~4年者3例;临床基本调理4例,均为进行期患者,病程1年以内者3例,1~4年者1例,显效者4例,其中进行期1例,静止期3例,病程1~4年者1例,5年以上者3例。一皆有用,调理及显着力达100%,“银屑散”因多因剧毒药物制成,对肝脏有一定影响,故肝功扞拒方及慢性肝病者,可禁用、慎用或暂不必。休养中可赐与保肝药物。休养中有中毒响应者,可酌情减量用药,隔日用药或停药,同期赐与保肝休养,如静注高渗葡萄糖,维生素C,维生素B等,口服复合维生素B,肝泰乐等药物。总之,在休养中要宝贵尽量能达到治病指标而又保护肝脏幸免毁伤为妥。

7.银屑清口服液

【构成】菊花10克,蝉蜕10克,防风10克,苦参10克,牛劳子10克,桑叶10克,赤芍药10克,茯苓30克,白鲜皮20克。

【制法】浓缩液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滤液,加热浓缩成口服液。每毫升内含生药2克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毫升,逐日服2次。1个月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清热利湿、祛风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百病良方》。屡用效佳。一般连服1~2个疗程即愈。

8.复方黄连膏

【构成】川黄连30克,紫草30克,丁香30克,川黄柏30克,忍冬藤30克,三棱20克,莪术20克,红花20克,乌梅20克,石榴皮20克,苦参20克,木香20克,乌梢蛇20克,蜈蚣5条,菜油600毫升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将上药放入砂锅中,以菜油浸泡2小时,然后用文火煎熬,当上药熬至发黄微黑时,用纱布滤去药渣,取药汁贮于玻璃瓶中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量,涂擦患处(皮损处),逐日涂2~3次,搽后在患处用手摩擦5~10分钟,使局部微微发烧为宜。半个月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清热燥湿、凉血活血、搜风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札记》。屡用效佳。曾休养150例,经用药3~5个疗程后,调理125例,好转21例,无效4例。总有用率为97.33%。

9.三黄膏

【构成】雄黄、硫黄、大黄各等分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细末,用清油(麻油)或凡士林吞并成软膏状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量,涂搽患处,日涂3次。
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燥湿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单方验方治百病》。屡用效佳。

10.三生膏

【构成】生半夏、生胆南星、生附子各10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用陈醋吞并成软膏状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量,涂擦患处,逐日涂擦3次。

【功能】温化痰瘀、通络散结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单方验方治百病》。屡用效佳。本方有毒,切勿进口。

11.银屑散(二)

【构成】乌梢蛇30克,白鲜皮30克,丹参30克,金银花30克,地肤子30克,荆芥20克,防风20克,蝉蜕20克,苦参20克,赤芍药20克,连翘20克,浮萍15克,紫草15克,生甘草10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将上药晒干或烘干后,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~9克,逐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凉血活血、驱风通络、除湿止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。

【附记】痒不甚者,去荆芥、防风;湿重者,加黄芩;血燥者,加粉丹皮;病在当作者,加桑椹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名医百家集验高效良方》。李占军方。休养47例,痊可41例,有用5例,无效1例。总有用率为97.87%。服药27天到3个月,一般服药1周即可生效。

12.抗银片

【构成】血见愁1000克,狼毒粉500克。

【制法】片剂。将血见愁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滤液,加热浓缩为稠膏,入狼毒粉,拌匀,烘干研细,和匀,按湿法制成颗粒,干燥,整粒,加入适量润滑剂,和匀,轧片,每片重0.45克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片,逐日服3~4次,饭后用温开水送服。

【功能】凉血治癣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。

【附记】引自叶显纯《常用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肠胃病患者慎用,妊妇忌用;每服1周需搜检一次血象,如白细胞总和低于4000者应暂停用药。本品有毒,用时必须严实不雅察,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后果。

13.黑红软膏

【构成】黑豆油10克,京红粉10克,利马锥10克,羊毛脂70克,凡士林400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将上药夹杂,入凡士林调制成膏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外敷患处。

【功能】软坚杀虫,润肤脱厚皮,料理止痒。

【主治】淀粉样变(松皮癣),牛皮癣(白疟)神经性皮炎(顽癣)等慢性肥厚性皮肤病。

【附记】引自北京中医病院《赵炳南临床素质集》。屡用效佳。凡急性皮肤病,对汞过敏者不宜用。

14.白癣油膏

【构成】黄芩250克,黄柏250克,栀子250克,枯矾2000克,轻粉2000克,黄蜡1000克,香油4000毫升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黄芩、黄柏、栀子入香油内炸至焦枯去渣,再东谈主轻粉、枯矾面,后东谈主黄蜡搅匀定膏即可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量,涂擦患处,逐日1~2次。

【功能】杀虫止痒、燥湿疏风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,神经性皮炎,体癣,股癣,慢性湿疹。

【附记】引自朱仁康《实用外科中药休养学》。屡用效佳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。

【附记】引自叶显纯《常用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肠胃病患者慎用,妊妇忌用;每服1周需搜检一次血象,如白细胞总和低于4000者应暂停用药。本品有毒,用时必须严实不雅察,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后果。

13.黑红软膏

【构成】黑豆油10克,京红粉10克,利马锥10克,羊毛脂70克,凡士林400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将上药夹杂,入凡士林调制成膏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外敷患处。

【功能】软坚杀虫,润肤脱厚皮,料理止痒。

【主治】淀粉样变(松皮癣),牛皮癣(白疟)神经性皮炎(顽癣)等慢性肥厚性皮肤病。

【附记】引自北京中医病院《赵炳南临床素质集》。屡用效佳。凡急性皮肤病,对汞过敏者不宜用。

14.白癣油膏

【构成】黄芩250克,黄柏250克,栀子250克,枯矾2000克,轻粉2000克,黄蜡1000克,香油4000毫升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黄芩、黄柏、栀子入香油内炸至焦枯去渣,再东谈主轻粉、枯矾面,后东谈主黄蜡搅匀定膏即可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量,涂擦患处,逐日1~2次。

【功能】杀虫止痒、燥湿疏风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,神经性皮炎,体癣,股癣,慢性湿疹。

【附记】引自朱仁康《实用外科中药休养学》。屡用效佳。

15.皮肤痒膏

【构成】大枫子仁250克,蓖麻子120克,红粉9克,龙脑1克,凡士林500克,樟脑12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大枫子仁、蓖麻子捣烂如泥;凡士林入锅内加热入二仁泥煎熬,去渣,再入红粉、龙脑、樟脑,搅匀成膏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外敷患处。

【功能】润肤、杀虫、止痒。

【主治】皲裂症,神经性皮炎,干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河南中医学院方。屡用效佳。

16.京红粉软膏

【构成】京红粉75克,利马锥25克,凡士林400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将凡士林加热溶化后,加入上药,调匀膏成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外敷患处。

【功能】杀虫止痒、软坚脱皮、化腐生肌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静止期(血燥型白疟),胼胝,神经性皮炎(顽癣),痈疽后腐肉末脱之疮面。

【附记】引自北京中医病院《赵炳南临床素质集》。屡用效佳。对汞过敏者慎用。

17.环轻膏

【构成】炉甘石50克,轻粉5克,龙脑5克,环磷酰胺600毫克,凡士林25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将上药夹杂,研为细末,入凡士林调匀成膏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外敷患处。

【功能】料理杀虫、消炎止痒。

【主治】各式癣,尤其是牛皮癣,神经性皮炎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膏散疗法》。王家忠方。屡用效佳。

18.牛皮癣药膏

【构成】生石膏13.5克,轻粉1.5克,熟石膏13.5克,红粉1克,龙脑0.3克,樟丹0.3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生、熟石膏研成细末,后下轻粉、红粉、樟丹,然后再下龙脑研细混匀,备用。用时以硫黄软膏调制即成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以硫黄软膏调合边界,上于病灶处,要是病灶有厚癣痂,先用净水洗去,后上药。如无硫黄软膏,亦可用氟氢强的松软膏调合。

【功能】祛湿消炎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膏散疗法》。辽宁省绥中县东谈主民病院方。屡用皆效。

19.百部膏(一)

【构成】百部30克,白鲜皮30克,鹤虱30克,蓖麻子仁30克,生地黄30克,黄柏30克,当归30克,麻油240毫升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将上药入麻油内熬至焦枯,过滤去渣,复真金不怕火至滴水成珠,再下黄蜡60克,以试水不散为度,入雄黄末30克搅匀收膏。退尽火毒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将膏匀摊在消毒纱布上,贴敷患处。

【功能】祛风除湿、凉血活血、杀虫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顾世澄《疡医大全》。临床屡用,恶果致密。

20.疯油膏

【构成】轻粉4.5克,樟丹3克,飞辰砂3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待用。另取麻油120毫升加热煎至滚沸时,入黄蜡30克,熬至无黄沫为度,离火,将上列药末徐徐参加搅匀收膏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外涂擦患处。

【功能】拔毒、除湿、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,慢性湿疹。

【附记】引自顾伯康《中医外科学》。屡用效佳。

21.癣药散

【构成】川槿皮12克,樟脑6克,硫黄6克,斑蝥20个(去头足)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普通黑膏药(按患处面积大小摊成膏药),取此散撒布于膏药上。先用灯心草束成小把,将癣擦破,再取黑膏药趁热贴上。贴药时辰(春秋5日,夏3日,冬7日),贴足日历后将膏药揭去,继用生姜切片,在患处擦2~3日。处忌水10日。

【功能】解鸩杀虫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,荷叶癣及一切癣症,顽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膏散疗法》。屡用效佳,且能根治。

22.斑硫膏

【构成】斑蝥3个,枯矾3克,硫黄3克,密陀僧3克,三妙药2.5克,龙脑1克,白砒1.5克,硼砂1.8克,麝香0.15克,甘油48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白砒煅至无烟后,与其他各药共研极细末,用甘油吞并成膏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棉签蘸药膏涂擦患处,逐日早晚各涂擦1次。
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杀虫止痒。

【主治】顽癣及干癣,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膏散疗法》。李寿山家传秘方。临床屡用,有用率达94%以上。一般连用3~6天即可生效。又用韭菜根,晒干研细末,用香油调涂患处。用治牛皮癣,头癣。连涂4~5次即效。宝石用药,可获调理。

23.抗银屑一号

【构成】陈皮30克,木香15克,川军15克,甲珠15克,赤芍药15克,当归15克,蜈蚣2条,全蝎5克,乳香15克,没药15克,皂丁15克,龙骨25克,牡蛎25克,板蓝根15克,地龙15克,青黛15克,栀子15克,银花50克,麦芽30克,黄芪15克,蒲公英50克,生地黄25克。

处忌水10日。

【功能】解鸩杀虫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,荷叶癣及一切癣症,顽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膏散疗法》。屡用效佳,且能根治。

22.斑硫膏

【构成】斑蝥3个,枯矾3克,硫黄3克,密陀僧3克,三妙药2.5克,龙脑1克,白砒1.5克,硼砂1.8克,麝香0.15克,甘油48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白砒煅至无烟后,与其他各药共研极细末,用甘油吞并成膏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棉签蘸药膏涂擦患处,逐日早晚各涂擦1次。
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杀虫止痒。

【主治】顽癣及干癣,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膏散疗法》。李寿山家传秘方。临床屡用,有用率达94%以上。一般连用3~6天即可生效。又用韭菜根,晒干研细末,用香油调涂患处。用治牛皮癣,头癣。连涂4~5次即效。宝石用药,可获调理。

23.抗银屑一号

【构成】陈皮30克,木香15克,川军15克,甲珠15克,赤芍药15克,当归15克,蜈蚣2条,全蝎5克,乳香15克,没药15克,皂丁15克,龙骨25克,牡蛎25克,板蓝根15克,地龙15克,青黛15克,栀子15克,银花50克,麦芽30克,黄芪15克,蒲公英50克,生地黄25克。
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真金不怕火蜜为丸,每丸重15克,分装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成年东谈主每次服1丸,逐日服2次,白开水化服。200丸为全疗程。

【功能】清热泻火、内托瘀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,神经性皮炎,湿疹,瘙痒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国现代中医名东谈主志》。刘刚方。屡用效佳。忌食酒、鱼、虾、辣椒。

24.抗银屑二号

【构成】白花蛇9克,乌梢蛇9克,蛇蜕5克,蚯蚓15克,全蝎3克,白僵蚕15克,水牛角15克,蜈蚣1条,龙骨20克,土鳖虫10克。
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真金不怕火蜜为丸,每丸重9克。分装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成年东谈主每次服1丸,逐日服2次,白开水化服。120丸为全疗程。

【功能】祛风、活络、止痒、杀虫、消斑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,神经性皮炎,瘙痒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国现代中医名东谈主志》。刘刚方。屡用效佳。忌食酒、鱼、虾、辣椒。

25.马银丸

【构成】马钱子35克,水银35克,朱砂6克,核桃仁12个。

【制法】药丸。先用香油或豆油将马钱子炸饱读起来,研成粉末,核桃仁放入铁锅内炒焦研细,加入朱砂拌匀,然后加入水银作念成15个约鸡蛋黄大小的药丸备用(水银需单独加适量香油,研好后,再加入上药内)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药前先清洗肚脐后,再将药丸1粒放入脐内固定。24小时后更换新药丸。用过之药丸,可外擦皮损处。

【功能】解毒、活血、养阴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寻常型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鼻脐疗法》。屡用屡验,久用效佳。此药丸有毒,勿入眼口。

26.九味银屑散

【构成】葛根30克,生地黄30克,赤芍药10克,升麻9克,大枫子仁9克,丹参9克,甘草9克,水牛角粉9克,龙脑6克。

鬼怪韩剧在线播放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过100目筛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枯燥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药粉填满脐眼,外贴肤疾宁膏(成药,药店有售),胶布固定。24小时换药1次,7次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养阴活血、祛风止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(牛皮癣)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膏脐疗法》。屡用效佳。

27.八味消银散

【构成】硫黄6克,斑蝥6克,红娘子6克,大枫子6克,水银6克,蜂房6克,蜈蚣10条,珍珠8个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土药共研细末(每剂约50克),贮瓶备用,勿枯燥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逐日取本散1克,置铜制烟斗中,点火抽吸并将烟咽下。同期待置烟时,令其鼻吸,并熏鼻。每用50克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解毒、祛风、止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(牛皮癣)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鼻脐疗法》。休养12例,皆调理,随访2年以上,有1例复发,但皮疹较前为轻。

28.土茯苓丸

【构成】土茯苓31克,白鲜皮125克,山豆根250克,草河车250克,黄药子125克,夏枯草250克。
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真金不怕火蜜为丸,每丸重6克,分装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逐日服2次,白开水化服。
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。

【主治】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,症见皮损增多扩大,甚而泛发全身皮疹神志鲜红,鳞屑增厚,有点状出血,皮肤瘙痒较重,搔持或受刺激后,常在受刺激部位引起新皮损,称为同形局势。且伴有心烦,发烧,咽痛,口渴,或尿赤,便秘等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现代难治病中医诊疗学》。朱仁康方。屡用效佳。

29.山白草丸

【构成】山豆根90克,白鲜皮90克,草河车90克,夏枯草45克,鱼腥草90克,炒三棱45克,炒莪术45克,王不留行45克,大青叶45克。
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真金不怕火蜜为丸,每丸重9克。分装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逐日服2次,白开水化服。
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散风软坚。

【主治】导常型银屑病静止期。症见皮损局限,鳞屑较厚或疹色暗红,皮肤瘙痒或轻或重等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现代难治病中医诊疗学》。朱仁康方。屡用效佳。服药时辰忌食腥发辛辣食品,减少刺激,慎勿热治,宜用温水(不卓绝体温)耽溺,保持神志首肯,通晓情谊,成心于减少复发或加重。

30.玉黄膏

【构成】当归30克,白芷9克,姜黄90克,甘草30克,轻粉6克,龙脑6克,蜂洋蜡90~125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前四种药浸泡于麻油内三天,然后置炉火上熬至枯黄,离火去渣,加入轻粉,龙脑(事先研末),终末加蜂洋蜡,熔化(夏令加此蜡125克,冬季加90克),调搅至冷凝成膏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径直涂于皮损处,或用软膏摊在纱布上贴敷患处。

【功能】活血滴肌、祛风止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进行期皮损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现代难治病中医诊疗学》。屡用效佳。

31.疏风清热散

【构成】苦参300克,皂角100克,皂刺150克,全蝎150克,防风150克,荆芥穗150克,金银花150克,蝉蜕150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克,逐日服3次,温开水冲服。15天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疏风清热止痒。

【主治】寻常型银屑病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札记》。休养24例,服药1~3疗程后,皆痊可。据临床不雅察,本病初起易治,病程越长,疗程越长。

32.斑黄散

【构成】斑蝥4.5克,雄黄15克,黄连9克,黄芩6克,黄柏6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以凡士林调匀涂搽患处。日涂3次。
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燥湿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陕西省卫生厅《陕西中医验方选编》。段春荣方。屡用效佳。

33.肤光净散

【构成】乌梢蛇30克,白鲜皮30克,丹参30克,金银花30克,地肤子30克,荆芥穗20克,苦参20克,浮萍20克,紫草20克,防风15克,蝉蜕15克,赤芍药15克,连翘15克,生甘草15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或水泛为小丸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克,一日服2次,白开水送服。
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凉血活血、祛风止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(牛皮癣)历久不愈。

【附记】引自秦世云《临证要方》。宝石用药,年久之牛皮癣亦得痊可。

34.消银膏

【构成】硫黄30克,雄黄30克,土槿皮20克,大枫子仁20克,花椒20克,乌梢蛇20克,蛇床子20克,百部20克,生天南星15克,生马钱子15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用凡士林适量调匀成稀糊状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每取药膏30克,一半外敷于双手心劳宫穴,包扎固定。逐日换药1次;另一半外涂皮损区(涂药前先用淡温盐水洗净并拭干),日涂3次。

【功能】拔毒祛风、杀虫止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,神经性皮炎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手部疗法治百病》。笔者素质方。多年使用,恶果甚佳。一般连用药30~45天即可生效或痊可。本方有毒,不可进口。

35.克银膏

【构成】生南星30克,生半夏30克,土槿皮30克,雄黄30克,川黄柏15克,大枫子仁15克,斑蝥5克,乌梢蛇30克,龙脑3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以陈醋适量吞并成软膏状,贮瓶备用。或用时调制即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每取药膏30克。分作3份。两份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上。上盖敷料,胶布固定。或加贴阿是穴(患部),或用本膏涂擦患处,日涂数次。逐日换药1次,10次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解毒软坚、祛风止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足底疗法治百病》。笔者素质方。屡用有用。一般连用1~2个疗程即可生效,3~5个疗程可愈。此方有毒,不可进口。

36:百部膏(二)

【构成】百部30克,白鲜皮30克,鹤虱30克,蓖麻子仁30克,生地黄30克,全当归30克,黄柏30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取酥油250毫升,入上药熬枯去渣,真金不怕火油,加入黄蜡60克,试水中不散为度,离火,下雄黄末(约30克)拌匀成膏。稍安倾入瓷钵中收贮,退火毒后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量,涂擦患部。日涂3次。

【功能】活血祛风、杀虫止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(牛皮癣)。

【附记】引自王光清《中国膏药学》。屡用效佳。

37.灭癣药膏

【构成】川乌9克,草乌9克,藏红花9克,大枫子9克,木鳖子9克,狼毒9克,血竭9克,雄黄9克,槟榔12克,苍术12克,黄柏12克,芜黄12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血竭、雄黄取出另研细末,后与余药研细和匀,以凡士林调匀成30%软膏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径直涂搽患处。【功能】清利干冷。【主治】银屑病。

【附记】引自凌云鹏《临诊一得录》。展用效佳。

38.京红粉(红升丹)

【构成】朱砂15克,雄黄15克,水银30克,火硝120克,白矾30克,皂矾18克。

【制法】丹剂。先将二矾研碎,炖化研面,加水银、朱砂、雄黄研细,再入火硝置细瓷罐内,泥纸固封,炭火烧真金不怕火成丹。研细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外撒患处,或捻成药捻,或配成软膏。

【功能】杀虫止痒、软坚脱皮、化腐提毒、去腐生肌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静止期(血燥型白疟),神经性皮炎(顽癣),扁平疣(疣赘),痈症溃后腐肉未尽者,胼胝。
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吴谦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。屡用效佳。对汞过敏者禁用。

39.香茶膏

【构成】细茶末6克,乳香3克,象牙末3克,水银1.5克,木香1.5克,麝香少量,鸡蛋清、黄蜡、羊油各适量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前六味药共研为细末,与后3味调匀成膏,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涂搽患处,日涂3次。

【功能】消炎活血、去腐生肌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
40.乌蛇散

【构成】乌梢蛇30克,蜈蚣10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4克,逐日服2次,开水或黄酒冲服。

【功能】搜风、通络、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
41.猫眼草膏

【构成】猫酿草、狼毒、川黄柏各等分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以清油适量调匀成软膏状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涂搽患处,日涂3次。
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燥湿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外治汇要》。屡用有用。

42.雄柏膏

【构成】雄黄3克,花椒3克,苍术6克,黄柏6克,龙脑1.5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用麻油或凡士林调匀成软膏状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涂搽患处,日涂3次。

【功能】清热燥湿、祛风解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札记》。屡用效佳。

43.苍柏熏香散

【构成】苍术12克,黄柏12克,苦参12克,防风12克,松香12克,鹤虱12克,五倍子15克,大枫子30克,白鲜皮30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制成药捻子,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药捻,点火熏患处,每次熏20分钟,逐日2次。热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。

【功能】清热燥湿、祛风敛疮、杀虫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单方验方治百病》。屡用皆效。

44.斑皂散

【构成】斑蝥0.2克,皂刺5克,车前草5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药粉适量,以陈醋调匀成软膏状,涂擦患处,日涂3次。半个月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清热拔毒、利湿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札记》。屡用效佳。笔者欺诈,依本方加木鳖子、土槿皮各3克。余同上。验之临床,恶果尤佳。

45.银屑丸

【构成】干生地30克,丹皮20克,生地榆20克,地骨皮10克,威灵仙20克,白鲜皮20克,黄芩20克,丹参20克,防风10克,蝉蜕10克,乌梢蛇20克,甘草5克。
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水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~9克,逐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
【功能】凉血清热、祛风除湿。

【主治】枢纽炎型银屑病(风湿浸淫型)。症见当作伸面和头部皮肤上发生旯旮明晰的红斑或丘疹,呈对称性,上掩饰有多层银白色鳞屑,状如松皮,瘙痒不适,或联系节难堪和僵直,舌红无苔,脉玩忽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名医治验良方》。王智贤方。屡用效佳。

46.消银屑膏

【构成】生地黄200克,板蓝根200克,大青叶200克,土茯苓250克,威灵仙150克,金银花150克,白鲜皮150克,山豆根150克,蚤休100克,苦参100克,蛇床子100克,何首乌80克,蝉蜕80克,生甘草80克。

【制法】膏滋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滤液,加热浓缩为清膏,再加蜂蜜300克,冰糖100克收膏即成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5克,逐日服3次,开水调服。
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祛风除湿、杀虫止痒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多年欺诈,恶果甚佳。

47.鸡槐口服液

【构成】生槐花30克,白茅根30克,大生地30克,鸡血藤30克,紫草根15克,赤芍药15克,丹参15克。

【制法】浓缩液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滤液,加热浓缩成口服液。每毫升内含生药2克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毫升,逐日服2次。

【功能】凉血清热、活血散风、润肤止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(血炎风燥型)。症见全身泛发红色皮疹,发展连忙,重生皮炎不停出现,上覆较多白色鳞屑,瘙痒显着,伴心烦口干尿赤便燥,舌红苔薄白或薄黄,脉弦滑或数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名医治验良方》。赵炳南边。屡用屡验,效佳。

48.参地口服液

【构成】生地黄30克,元参30克,丹参30克,麻仁10克,山豆根10克,苦参10克。

【制法】浓缩液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滤液,加热浓缩成口服液。每毫升内含生药2克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毫升,逐日服2次。

【功能】滋阴养血润燥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(血虚风燥型)。症见皮损干燥或见皲裂,皮损基底暗褐或暗紫,层层脱屑,瘙痒较重,大便干秘,舌昏黑,脉弦细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名医治验良方》。朱仁康方。用本方休养血虚风燥型银屑病74例,痊可46例,显效16例,向上10例,无效2例。总有用率为97.3%。调理病例的疗程为3~20周,平均10周。

49.地苓口服液

【构成】生地黄30克,当归15克,赤芍药15克,连翘15克,莪术15克,土茯苓25克,地丁草20克,元参20克,丹参20克,白鲜皮20克。

【制法】浓缩液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滤液,加热浓缩成口服液。每毫升内含生药2克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毫升,逐日早、晚饭后各服1次。

【功能】养血润燥、化瘀解毒。

【主治】白疟(银屑病)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名医治验良方》。周鸣岐方。屡用效佳。本方适用于病程日久,风燥内蕴,耗伤阴血,条理瘀阻,肌肤失养之白疟。

50.板蓝根膏

【构成】板蓝根150克,苦参150克,土茯苓150克,丹参150克,赤芍药150克,威灵仙100克,乌梢蛇100克,七叶一枝花100克,麝干100克,白鲜皮100克,黄连50克,黄柏100克,蝉蜕60克,蜈蚣50条。

【制法】膏滋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滤液,加热浓缩为清膏,再加蜂蜜300克,冰糖50克,收膏即成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5克,逐日服2次,白开水调服。

【功能】清热除湿、祛风解毒、搜风止痒、凉血活血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札记》。屡用效佳。休养150例,痊可110例,显效25例,有用12例,无效3例。总有用率为98%。

51.消疹膏

【构成】硫黄30克,雄黄20克,轻粉20克,红粉20克,水银20克,花椒20克,信石10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加凡士林适量调匀成软膏状,贮瓶备用。或用时调制成膏即可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先用淡温盐水洗净患处擦干后,再取药膏适量,涂擦患处。日涂2~3次。如擦药后名义发生溃烂,即用盐水将药膏洗去,再上药。

【功能】解毒、杀虫、止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(牛皮癣)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》。休养112例,均用药4~6天,一皆调理。本方对神经性皮炎,湿疹或其他痒疹也有较好的疗效。

52.五虎蛇槿散

【构成】乌梢蛇15克,土槿皮15克,生川乌5克,生草乌5克,生马钱子5克,生半夏5克,闹羊花5克,蜈蚣5克,细辛5克,草拨5克,生南星5克,蟾酥0.4克,乌梅20克,胡椒10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或置于来苏儿,蒸馏水(6:4)内浸泡1~2周后,即可使用。或用陈醋调匀成软膏状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此液或药膏涂擦患处,日涂1~2次。

【功能】驱风通络、解毒去湿、杀虫止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。

【加减】同期加用内服方:乌梢蛇、防己、地肤子、蛇床子、白鲜皮、乌梅各15克,蜈蚣2条,蜂房5克,土茯苓40克,浮萍40克,茯苓20克,荜菱20克,麻黄10克。水煎服,逐日1剂,日服2次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》。休养50例,均赢得悦目疗效。外用方应宝贵不要涂抹或流淌在健康皮肤上,凡皮损已溃破者禁用。严忌进口。

53.拔毒膏

【构成】硫黄100克,雄黄100克,明矾100克,轻粉10克,白降丹10克,鱼石脂50克,凡士林500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明矾置锅内,煅出水(枯生参半)与硫黄、雄黄、轻粉、白降丹研为极细末(或分研再和)过120目筛,与鱼石脂、凡士林调匀成软膏状,收贮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此膏涂擦患处,逐日涂2次。

【功能】拔鸩杀虫、消炎止痒。

【主治】白疟(俗名松皮癣,即银屑病)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》。临床屡用,疗效悦目。若配用消风散(和剂局方)加减内服,则疗效尤著。

54.青黛三黄膏

【构成】青黛30克,煅石膏30克,滑石30克,川黄柏45克,硫黄45克,雄黄45克,蛇床子20克。
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用凡士林(比例为1.5:2)调匀成软膏,贮存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取此膏涂擦患处,并用手掌反复摩擦以至皮肤看不见玄色为止。逐日涂1次。

【功能】驱风除湿,清热凉血。

【主治】牛皮癣。

【加减】同期辅以内服方——养血润燥祛风汤(黄精30克,当归15克,紫草15克,黑芝麻15克,白鲜皮15克,刺猬皮10克,苦参10克,蝉蜕10克,赤芍药10克,防风6克,蛇蜕6克)。水煎服,逐日1剂。20天为1疗程。不愈者,运动并用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》。休养54例,经表里并治。痊可42例,有用12例。总有用率达100%。本病多因风干冷邪终止肌肤,耗阴化液而致血虚生风化燥所致。方中青黛凉血解毒,治热邪肿毒,杀恶虫;煅石膏清热料理,休养疡、癣、疹;滑石、硫黄、雄黄是休养癣疥之殊效药,协同川黄柏、蛇床子杀虫止痒。用劲摩擦为使药力浸透皮内,更好地领略药效作用。休养时辰忌食鱼、虾、椒、生姜、葱头、大蒜之物。

55.顽癣散

【构成】细辛3克,马钱子3克(生用不去毛),生草乌3克,硫黄3克,雄黄6克,生白矾6克,龙脑3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枯燥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上药未用乙醇100毫升浸泡一周后。用棉签粘药汁外搽患处,逐日1~2次,以愈为度。

【功能】解鸩杀虫除湿。

【主治】各式牛皮癣,顽癣久治不愈之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龚志贤《龚志贤临床素质集》。屡用效佳。

56.复方狼毒胶囊

【构成】狼毒90克,苦参60克,三七粉30克,麝香1克(研细)。

【制法】胶囊。先将狼毒、苦参研细过筛,再与三七粉、麝香面和匀,装入胶囊,每粒重0.3克,分装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成东谈主始5天,每次服1粒,一日服1次;再5天,每次服1粒,逐日服2次;次后逐日服3次,一次1粒,均在饭后服,直至痊可。

【功能】攻毒消炎、活血止痒。

【主治】银屑病。

【加减】若瘙痒过重者,可互助外用“癣消液”:紫荆皮15克,大黄15克,蛇床子10克,百部10克,花椒10克,龙脑10克。用白酒500毫升,将上药参加酒内浸泡,3天后取酒涂患处,日涂2~3次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札记》。郭玉波方。休养250例,痊可190例,显效27例,有用28例,无效5例。总有用率为98%。宝贵:狼毒有大毒,必须严格限度剂量。在莫得响当令可加多剂量,但最多1次不行卓绝3粒亚州色图,以一次服1~2粒为妥。

仅供参考学习,不作为医疗会诊依据,请勿盲目试用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行状,通盘本色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本色,请点击举报。



Powered by av巨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